Image

2024.09.23_LI Qingxin-r4.jpg
嶺南文化研究計劃公開講座系列2024──李慶新教授:「18-19世紀廣州地區刻書業及其對越南書籍流通」

講座簡介:
清代廣州作為中國面向東南亞乃至全球貿易的中心性樞紐,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個中心,對外圖書交易的大市場。廣州及附近的南海、順德等地均有發達的刻書業,書坊銷售與代刻是書籍流通與刻印的重要方式,圖書市場網絡遠及東南亞乃至歐美地區。在廣東與越南之間,利用海洋紐帶與華商—宗教網絡,形成了「廣州刊刻,嘉定發售」的書籍產—銷「一條龍」的跨國網絡和協作關係,而越南朝廷、使臣、官差,中越兩國士人,以及寺院宮觀、僧人、道士、僑民,是中越書籍流通(主要是漢籍流入越南)的重要媒介。

出於政治文化的長期發展需要與社會需求,中國書籍在越南社會有雅俗共賞的廣闊市場,如同中國與日、韓、琉等地區書籍流通一樣——可稱之為「東方海上書籍之路」,中越之間長期持續的書籍流通,構成中華文化向海外傳播、東亞海域交流的「南方海上書籍之路」,成為傳統東亞儒家文化圈文明互鑒、共享共進的一種動力。

講者簡歷:李慶新教授
歷史學博士,研究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工作室首席專家,澳門科技大學訪問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海洋史研究中心《海洋史研究》(集刊)主編,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會長、《海交史研究》共同主編,廣東歷史學會會長。長期從事海洋史、經濟史、廣東史研究。目前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明清至民國南海海疆經略與治理體系研究」以及「中國南海經濟史」等課題研究。著作有《明代海外貿易制度》、《瀕海之地──南海貿易與中外關係史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中、英、韓語種)等。

日  期:2024年9月23日(星期一)
時  間:下午四時正至四時三十分︱ 敬備茶點
                     下午四時三十分至六時正︱ 講座
地  點:文物館東翼二樓活動室
語  言:普通話
網上報名按此 
查  詢:3943 7382 /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成功登記人士將收到電郵確認**

*香港研究資助局協作研究計劃「嶺南文化與世界」項目(2023 – 2026)

選擇你的語言

關注我們

facebook ico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