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出版

Image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第三十七期 1997年

第三十七期 1997年

目 錄

論 文(附英文摘要)    
漢禁錮考 廖伯源 1
論北齊的政治鬥爭 黃永年 17
論隋唐時代的兩部地理總志:《區宇圖志》與《括地志》 蕭錦華 45
宋高宗和李綱、宗澤 王曾瑜 73
地券與柏人:宋元江西民俗芻探 黃秀顏 97
瀉與痢:兼論近世中國兒童消化道的病變與健康 熊秉真 129
元代水利灌溉事業初探 陳高華 163
元朝多族士人的雅集 蕭啟慶 179
明末林時對抄傳〈圖讖〉資料考釋 陳學霖 205
明清珠江三角洲土地制度、宗族與商業化 葉顯恩 245
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 黃進興 263
東灰山墓地研究——兼論四壩文化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位置 張忠培 287
東亞先秦牙璋諸問題 鄧 聰 325
武陵新見古兵三十六器集錄 張光裕 吳振武 335
元大都中書省址考 徐蘋芳 385
論《淮南子‧主術》之錯簡 劉殿爵 395
論僧祐 饒宗頤 405
禪宗第七祖之爭的文獻研究 冉雲華 417
王陽明思想中的孟子學 黃俊傑 439
中國文化的常識合理精神 金觀濤 457
指示詞「者」、「這」考 張惠英 473
漢語「兒」音嬗變新探 楊若薇 張本楠 493
說「黃」 清水茂 513
〈陌上桑〉羅敷「以禮自防」探微 姚道生 519
漢魏詩中的棄婦之怨 王國瓔 535
蘇軾西園雅集考辨 楊鍾基 555
寶玉和順治皇帝——清初的政治、宗教和文學 柳存仁 567
黃遵憲〈香港感懷〉與王轁〈香港略論〉 蔣英豪 583
「暴力的行為」:晚清翻譯外國小說的行為及模式 王宏志 593
儺舞〈打赤鳥〉的文化破譯——兼論「后羿射日」的神話事象 何根海 617
塵中明鏡:洪昇《長生殿》中之歷史、思想與宗教世界 張春樹 駱雪倫 635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係由本所委任的編輯委員會負責,實際工作由編輯委員會主席(兼主編)及副主編主持。首任主席為全漢昇教授(1968–78),繼任是劉殿爵教授(1979–94)、陳學霖教授(1995–2011)、張洪年教授(2011–14)、王汎森教授(2014–16)。現任主編為黎志添教授。

《學報》 於1968年9月創刊,第一卷只有一期,從第二卷至第十卷每卷兩期,1980至2009年每年一期,2010年開始又回復每年兩期;第十九卷列為〈創校廿五週年紀念專號〉(1988);第廿三卷改為新第一期,作為〈中國文化研究所銀禧紀念〉專號(1992);新第六期列為〈中國文化研究所三十週年紀念〉專號(1997);第四十七、四十八兩期列為〈中國文化研究所四十週年紀念專號〉(上、下冊)。除第八卷第二期(1976年12月)列為〈明遺民書畫研討會紀錄專刊〉,第十六卷(1985)為〈中國近代思想研討會論文專輯〉外,每期都發刊單篇的 中、英文論著,其中又以中文稿為主。

《學報》 刊報論文種類繁雜,體製殊異,上起新舊石器時代,下迄民國。就題材而言,經典文獻、歷史、輿地、文學、哲學思想、 佛道(及其他宗教)、小學、考古、藝術、建築、音樂、儀禮、曆法、醫藥、民俗、人物、中外交通、近現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變遷、交流、翻譯等等無不網羅包納。 《學報》採用匿名評審制度,論文均經編委參酌審查報告然後作出決定是否刊登,用昭公正以提昇水準。

主     編

黎志添

副 主 編

嚴志雄

執行副編輯

鄭洪影

委 員

尹翠琪

黎明釗

鄭吉雄

韓子奇

秘 書

香婷婷

 

 

 

丁荷生

大木康

太史文

王汎森

王宏志

王德威

巴瑞特

安樂哲

杜贊奇

李惠儀

何漢威

汪悅進

金耀基

夏含夷

唐小兵

陳方正

陳金樑

孫康宜

梁元生

傅飛嵐

羅志田

羅泰

羅森

 

(一)

為提昇學術研究,鼓勵成果發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特組織《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編輯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

(二)

本會負責《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收稿、審稿、出版、經費及發行等有關事宜。

(三)

本會置主編一名,由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學術 )委任;副主編一名、委員五名,則由主編提名並經大學批准後履職。主編、副主編及三名委員由校內學者擔任,再聘請二名校外編輯委員。委員任期三年,期滿得連任。

(四)

本會另置專職執行編輯一名、秘書一名。

(五)

本會由主編召集會議,一年開會不少於兩次。

(六)

主編及執行編輯負責安排審稿作業及刊登順序等事項。執行編輯並負責論文送審之聯繫、編輯、校對及其他編輯有關之庶務工作。學報之印製及發行由中文大學出版社負責。

(七)

本辦法經編輯委員會會議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一)

本學報前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二)

本學報一年二期,逢一月及七月出版。

(三)

本學報刊載中國人文學科範圍內之學術論文及書評。

(四)

來稿由本學報編輯初審,初審通過後採用雙匿名方式送請兩位或以上審查人複審。所有文稿經審查通過後始予刊載。書評只刊載特約撰寫者。

(五)

送刊文稿,中文以三萬字為限,英文以二萬字為限。

(六)

文稿請附中、英文提要及最多五個中、英文關鍵詞。具體撰稿格式,詳參本學報網頁。

(七)

編輯委員會對來稿有修改之權,不願者請預先聲明。

(八)

來稿如因僻字或圖表過多而影響學報出版進度,編輯委員會得斟酌情形, 將該稿移至下一期出版。

(九)

來稿經本學報接受後,版權即屬本學報所有,未經學報編輯委員會同意,不得在他處發表或另行出版。

(十)

有關學報之編輯事宜,以編輯委員會之決定為準。

(十一)

來稿及有關詢問,請函: 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編輯委員會 。

(十二)

文稿發表後,論文作者可獲贈學報一本及抽印本二十份,書評作者可獲贈學報一本及抽印本二份。

(十三)

來稿及有關詢問,請函:

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編輯委員會

電郵:journal-ics@cuhk.edu.hk

(十四)

訂購本學報請逕洽:

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部G24

電郵:psu-ics@cuhk.edu.hk

訂購表格:[ 下載 ]

地 址:

香港 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編輯委員會

電 話:

(852) 3943 0417

傳 真:

(852) 2603 5149

電 郵:

journal-ics@cuhk.edu.hk

選擇你的語言

關注我們

facebook icon3